以前用 MSYS 的多,最近重装系统顺带把环境重新配一下,发现 MSYS2 挺顺手的。
先装 MSYS2 的好处是之后可以将 $HOME 设为 /home/name/,再装其他 *nix 系工具时配置文件都会放在 MSYS2 的 /home/name 下,方便管理。
1. 到 http://sourceforge.net/projects/msys2/ 下载安装。
安装位置设为 D:/develop/msys64
添加环境变量 HOME 为 D:\develop\msys64\home\name,这个变量非常有用,后面配置要多次用到。
2. 运行 msys2_shell.bat
pacman -Sy
更新本地包数据
3. 升级核心包
pacman -S --needed filesystem msys2-runtime bash libreadline libiconv libarchive libgpgme libcurl pacman ncurses libintl
之后需要关闭所有 MSYS2 shell,然后运行 autorebase.bat
4. 升级其他包
pacman -Su
可以看到 MSYS2 有三个执行脚本,分别是 msys2_shell.bat、mingw32_shell.bat 和 mingw64_shell.bat,查看内容可以看到其中只有一行区别,即是设定 MSYSTEM 变量。这个变量在 /etc/profile 中会用到:
if [ -n "$MSYSTEM" ] then case "$MSYSTEM" in MINGW32) PATH="/mingw32/bin:${MSYS2_PATH}:${PATH}" PKG_CONFIG_PATH="/mingw32/lib/pkgconfig" MANPATH="/mingw32/share/man:${MANPATH}" TERMINFO=/mingw32/share/terminfo:${TERMINFO} ;; MINGW64) PATH="/mingw64/bin:${MSYS2_PATH}:${PATH}" PKG_CONFIG_PATH="/mingw64/lib/pkgconfig" MANPATH="/mingw64/share/man:${MANPATH}" TERMINFO=/mingw64/share/terminfo:${TERMINFO} ;; MSYS) PATH="${MSYS2_PATH}:/opt/bin:${PATH}" PKG_CONFIG_PATH="/usr/lib/pkgconfig:/lib/pkgconfig" TERMINFO=/usr/share/terminfo ;; *) PATH="${MSYS2_PATH}:${PATH}" ;; esac else PATH="${MSYS2_PATH}:${PATH}" fi
可见,三个 .bat 的区别就是 PATH 的设置,mingw32_shell.bat 优先使用 msys64/mingw32 下的工具,mingw64_shell.bat 优先使用 msys64/mingw64 下的工具,而 msys2_shell.bat 两个都不使用,只用自身 msys 的工具。这么做的好处是当需要编译 32bit Target 的项目时使用 mingw32_shell.bat,64 bit 使用 mingw64_shell.bat,各套工具互不干扰。
很多时候较大数据量的文件 IO 总是成为瓶颈,为了提高效率,有时想要先将文件大块大块的读入再行处理。下面分析两种惯常的处理手法。
1. 将文件一次性读入 string 中。
貌似 std::getline 、 istream::getline 或是 operator<< operator>> 等都不提供一次读到文件结尾的机制,只有 istreambuf_iterator 可以做到:
string 的构造函数前一个参数要多加一层 () 以免编译器误认为是函数声明 = = ...
这样读入 string 会随着内容动态增长,空间不足时会触发额外的 realloc 及 copy 操作,为提高效率有必要预分配足够的空间:
2. 将文件一次性读入 stringstream 中。
filebuf 和 stringbuf 无法直接通过 rdbuf() 重定向,因此从 filebuf 到 stringbuf 需要一次 copy 操作。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复制整个 streambuf :
与 string 的情况相同,这里同样也有一个空间 realloc 及 copy 的问题。但 streambuf 的缓冲区不是那么方便操作的,解决方法是我们给他手动指定一个空间:
最后再顺便 BS 一下 VC 的 STL = =...
虽然 VC 的编译器效率没的说,但被 STL 拖后腿的话不就白搭了嘛。在文件 IO 方面 (fstream) 比起 MinGW (GCC 4.4.0) 带的要慢好几倍。GCC 的 fstream 格式化读写效率与 C 的比已经不分伯仲,以后应该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(编译时格式控制 vs 执行时)
另外上面最后一段程序在 VS2008 (VC9.0) 下应该无法得到预想的结果,跟踪进去看了一下,VC 标准库里的 pubsetbuf 函数体居然是空的!内容如下(中间还有一层函数调用):
看来是等着我们来继承了啊 = = 。而在 MinGW (GCC 4.4.0) 中可以得到预期的结果。
很奇怪的,或者说是一个不应成为问题的问题...
std::list 的 size() 方法时间复杂度是多少?第一感觉应该是 O(1) 没错吧,多一个变量用于储存链表长度应该是很轻易的事情。于是有了下面这段代码:
对两个循环分别计时比较。前一个循环只比后一个多了一句 num += coll.size(); 为了使编译器确实生成 list::size() 的代码。
在 MinGW 5.1.4 中 (GCC 3.4.5) 编译结果运行如下:
可以看到,前一个循环居然比后一个多花了几乎 45 倍的时间...当我把循环次数从 10000 加到 100000 时程序半天没出结果...
由此有理由猜测 std::list 的 size() 方法难道是 O(N) 的?果然,在头文件中发现了这一段:
直接调用 <algorithm> 算法库函数 distance() 计算元素个数……怪不得这么慢。然后又用 VS2008 (VC9.0)编译,结果如下:
奇怪的是前一个循环居然比后一个还快...不过至少知道 VS2008 (VC9.0)里的 size() 应该是 O(1) 的。同样查看了一下代码,如下:
_Mysize 是一个 size_type 类型的变量。疑问解决。不过又有了新问题:
--------------- 咱 -- 是 -- 分 -- 隔 -- 线 ------------------
为什么 GCC 里要把 list::size() 的复杂度搞成 O(N)?
一通搜索后终于看到有这样的讨论:关于 list::splice() 函数。
list 是链表结构,它的优势就在于可以 O(1) 的时间复杂度任意插入删除甚至拼接 list 片段(删除时可能不是,因为要释放内存),list::splice() 是一个很强大的功能,它可在任意位置拼接两个 list,这正是 list 的优势。如果我们在类内部以一个变量储存 list 的长度,那么 splice() 之后新 list 的长度该如何确定?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,如果要在拼接操作时计算拼接部分的长度,那么将把 O(1) 的时间变成 O(N),这么一来 list 相对 vector 的优势就消失殆尽。
面对这个问题,GCC 和 VC 的 STL 库作者们做了不同的选择。GCC 选择舍弃在 list 内部保存元素数量,而在 size() 时直接从头数到尾,这便出现了开头看到的 O(N) 时间才算出 size();相反,VC 中有了变量 _Mysize ,无论在 insert() erase() splice() 或是 push() pop() 时都需要对其做相应修改。在上面的两个试验中已经看出同样是 10000 个 push_back() 操作,VC 花的时间比较长,不过也仅仅是一个 inc 指令,差别很小就是了。上面几种会改变 list 内容的操作中,大部分对元素数量的影响只是 +1 或 -1,只有 splice() 需要计算拼接部分元素个数,这个差别就大了,咱还是继续用实验证明吧:
首先是 MinGW (GCC 3.4.5) 的结果:
可以看到 10000 次 push 是 10,相对的 20000 次 splice() 几乎没花时间 = =
然后是 VS2008 (VC9.0):
差别非常明显,花了2秒多才完成。当我把循环次数改成 100000 后 GCC 仍是眨眼间的事,VC 却长时间运行无结果……
怎么说呢,GCC 显然是追求效率至上,尽量体现出 list 的优势所在,不过我觉得这么一来倒不如干脆不提供 list 的 size() 方法,有需求的程序员可以自己维护一个变量记录长度,以免误认为 size() 是 O(1) 的而犯下严重错误。相对的 VC 强调功能性和整体效率,可能在实际中需要对链表一段内容做 splice() 操作的机会远远小于求 size() 的操作,所以舍弃前者而保留后者,不过要维护 _Mysize 其他相关函数中也增加了开销。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,我觉得还是 GCC 的选择比较好,list 的优势应该保留,但能在 size() 函数处给个 warning 什么的就好了。
我想还有一个选择是这样:在 list 内部用一个 bool 变量指示当前内部 size 值是有效还是无效。在通常操作时 bool 保持 true,这样在 size() 时直接返回原值即可;在 splice() 后将此 bool 值置为 false 并不计算长度,直到最后又有需要 size() 时发现 bool 是 false 则从头再来一遍 distance() 并再将 bool 置为 true。暂时只想出这么一个算是折中的方法,基本上都能保持两边 O(1) 的效率,但相应其他各关于元素数量的函数内部都要多一个判断当前 size 值是有效还是无效并选择是否改变其值。反正总是不能非常完美
嘛...本来只是发现 size() 的效率问题,没想到却扯出这么一桩事出来...也算长知识了吧